【突破】打破高龄手术禁区,103岁老人成功置换关节重新站了起来
百岁老人骨折,能否手术?近日,城口县人民医院骨科病区成功为103岁的王奶奶进行了左侧半髋关节置换术,刷新了县域内手术最高龄纪录。王奶奶平时身体不错,头脑清晰,依靠拐杖可以自如上下楼。6月29日于在家中不慎摔倒,居家观察4天后无法下地行走,活动后剧疼难忍,故家人送至城口县人民医院检查,经骨科医生诊断为:左侧股骨颈骨折(Garden 三型)。“老人高龄,基础疾病多,存在腰椎退化、骨质疏松等问题,如果手术,对麻醉、手术本身和术后康复都是巨大挑战。”城口县人民医院骨科病区帅欢主任介绍: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,高龄老人这个部位的骨折被称为“人生最后一次骨折,也叫死亡骨折”,因经济、家庭条件多种因素大多数会选择保守治疗,但老人长期卧床,面临的可能是褥疮、肺部感染等系列并发症,致死率非常高。
手术还是保守治疗?两难问题摆在了医生和家属面前。虽然我院曾有为100岁老人顺利完成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经验,但此次患者年龄更高,病情更复杂。为打赢这场“攻坚战”,该院骨科团队术前邀请心血管内科、呼吸内科、麻醉科等专家多科室联合会诊,医务人员与家属多次沟通后,决定打破高龄手术禁区,为老人手术。
7月5日上午9时许,经过充分的准备,王奶奶被送入手术室。麻醉科汪涛主任亲自麻醉,经综合评估、权衡利弊后,采用小剂量、低浓度、单侧腰麻的椎管内麻醉,既保证麻醉效果,又保证术中循环呼吸的平稳。随后,帅欢主任率庞杰、涂继超医师凭借精湛的医术和紧密的合作,攻克了术中的难点,从切皮到缝合术毕历时不到40分钟,术中失血仅20ML,王奶奶平稳回归骨科普通病房。术后在肖兴君护理团队的精心护理下,第一天王奶奶就能斜躺,第二天老人逐步恢复坐起、下床站立、扶助行器行走功能。
股骨颈骨折部位术前与术后对比
7月7日老人迎来103岁生日之际,骨科病区全体医务人员献上鲜花祝福老人康复痊愈。
城口县人民医院骨科病区拥有(创伤骨科、关节-运动外科、脊柱骨科、手外-修复外科)四大亚专业组及专业的护理、康复团队,与三甲医院同步做到骨科精细化、专科化治疗。年开展手术1000余台,3、4级手术占比达38.6%,大于70岁高龄手术占比达18.5%,将竭诚为县域内广大骨伤患者保驾护航。